倫敦泰晤士報刊載了一份研究報告,內容指出個性開朗的人比較容易在各方面有成就,這個部分的特質和個人能力與努力的程度同等重要,過去我們認為是成功讓人快樂,而現在最新的發現是快樂讓人成功。從研究顯示,在人生許多方面,快樂的人普遍有較佳的心情,這些好心情促使他們可以保有對目標的嚮往,能夠產生正面的影響力,並且有自信與活力,也因為這些人討人喜歡,比較容易取得別人的合作。

    現代人有更好的生活水平,有比過往更多的金錢收入,但是感到快樂與幸福的程度卻遠遠比不上數十年前,其中關鍵因素是我們處在一個競爭的環境,缺乏一個讓自己可以安身立命的標準,甚至吝於付出對人的關心,我們太在意自己的得失,缺乏一個寬闊的視野。

    這讓我想起了王建煊先生,過去他曾經擔任過台灣的財政部長,也是一位優秀的立法委員,褪去了政治的光環的他,是一位了不起的公益人,常常穿梭於兩岸間興學與佈道。現在他的名片上並沒有顯赫的頭銜,只是淡淡寫著:「愛,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。」還有另一句讓人感動的話:「在離開人世之前,總要留一些時間及金錢,為不認識的人打拼,這樣的生命才更豐盛。」再與自己的名片相比較,我相信大部分的人會有無比的沉重感,會真的體會到,人生有比賺錢更重要、更讓人覺得快樂的事物。

    美國也曾經做過一項調查,他們想了解各行各業裡,哪一種行業最容易感覺到快樂?結果不是令人羨慕的醫生或律師,而是神職人員,其次是消防員與物理治療師,研究人員發現「無私」的行業最讓人有滿足感,因為它讓人覺得存在是有價值的,所以我相信王建煊是快樂的。不論你從事什麼樣的工作,你都要有
    「付出」的觀念,越無私的付出,你會獲得更多的回報,不論是實質上或是心靈上。賓州大學的心理系教授塞利格曼,曾擔任過美國心理學會的主席,他曾經針對人類的「正向心理學」做過研究,結論中他特別強調無私付出對一個人心智的影響:「當你自願幫助他人時,你會從自身的存在情境抽離出來……付出會讓生活更有意義,讓你在別人的生活中產生重要性,而你本身也會因此找到方向感。」
    無私的付出也是領導人成功帶領下線或部屬的重要心法,我們可以學習在組織裡建立付出的正確觀念,不論是在行動上或是腦海裡面流轉的意念,如此環境中就會形成一種磁場,它會匯聚更多志同道合的人,在工作中透過助人而讓生活更加美好,企業也可以透過公益活動,讓企業善盡社會責任,讓所屬員工在付出過程中建立正確的價值觀與形象。

    付出像是存錢一樣,我們可以為自己開一個快樂的存摺,每一天存一些好心情到這個戶頭裡,不論家庭、工作、生活中,我們都可以採集一些快樂的種子,期待它隨著時間慢慢長大,而以下這些小方法能為你的快樂注入活水源頭,這些小事情所帶來的心靈洗禮,會更有助於達到成功或保有成功。
    1.時時行善:每個月固定捐錢給某一個慈善機構或弱勢團體是好事,但是它無法立即給你助人的幸福感。如果你平時坐公車,能立即起身讓座給更需要的人;如果你開車,能多一份禮讓、少鳴一聲喇叺;不要多,只要順手一件小事,它都會給你愉快的一天。
    2.感謝貴人:不論你現在處於人生的高潮或低潮,都要相信,這一路走來,有著許多人的協助,你可以常常憶起那些曾經提攜或指導過你的人,要及時的向他表達感謝,而且最好是親自答謝,讓生命不要有遺憾。
    3.學習諒解:我們無法讓所有的人滿意,我們也可能受過別人欺騙或傷害,試著原諒應該原諒的,放下應該放下的。你可以寫封信給他表達你的諒解,也讓自己從怒氣中解放出來。無法原諒別人會讓自己困惑不前,只有放過別人,才是真正的放過自己。
    4.心存感激:設計一個感恩的小簿子,每天寫下今天要感謝的人,可能是客戶、主管、部屬或是一個有著燦爛笑容的陌生人,你無需吝嗇對人的感激,慷慨一點,會讓你獲得更大的友誼。
    5.珍惜親友:要能與家人分享才是真正的成功,否則我們只能說有成就罷了。不論事業或組織有多大,我們都仍是家庭的一份子,多花些時間與家人互動,他們的笑容才是快樂的來源,是努力過後最美好的報償。
    6.擴大自己:快樂並不是安於現狀而已,懂得滿足與超越自己並沒有背道而馳,我們要學習面對困難與壓力,而不是給自己合理化的藉口,讓自己在還沒有努力前就先放棄,畢竟那些努力的過程都會在未來留下最珍貴的回憶。
    這些小地方是一種提醒,也是一種良好習慣的形成,如果能讓它成為一種生活態度,快樂就會像一隻蝴蝶般停在我們的肩上。當我們每天都保有開朗的心情時,不僅會為自己招來好運,而成功也將同時伴隨而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ust4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